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教学>专业建设>光伏工程技术与应用>详细内容

光伏工程技术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3-08 16:30:14 浏览次数: 【字体:

一、专业名称和代码

专业名称:光伏工程技术与应用 专业代码:630301

二、教学类型及学历层次

教学类型: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学历层次:中专

三、招生对象及学制

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3年。

四、职业范围

序号

 

对应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专业(技能)方向

 

1

光伏材料及组件生产

光伏系统安装操作工

光伏产品生产

2

光伏系统集成及安装操作工

电工

光伏发电系统的安装调试

3

光伏发电系统运行与维护

助理光伏发电工程师

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维护

4

光伏电站的运行与维护工

助理光伏发电工程师

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维护

五、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需要,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自我发展能了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掌握光伏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光伏发电技术、光伏组件生产工艺及检测技术、光伏系统设计、施工等方面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能从事太阳能电池片、光伏组件生产与测试、光伏材料质量检测、光伏系统设计、安装施工、系统调试、独立光伏发电产品生产和营销等方面的工作。

六、知识与能力结构及要求

(一) 知识结构与要求  

1、熟练使用办公软件的能力;

2、光伏材料加工技术、生产管理能力,光伏材料加工设备操作、维护能力;

3、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项目规划、系统设计能力,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安装、运行和维护能力;

4、独立/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工程施工、工程管理和项目监理能力;

5、太阳能电池及相关产品的检测。

二)基本能力结构及要求

1.具有政治立场坚定,忠于祖国、积极进取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深刻理会和实践“八荣八耻”。

2.具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能力、观察判断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公关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等基本能力,以及较强的法律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文明意识。

 (三) 职业能力结构与要求

1. 具有读图、绘制简单零件图和零件检测的能力。

2.具有分析和解决本专业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3. 学习一门外语,借助工具书能阅读电器说明书及维修手册等一般专业外文技术资料。

4. 具有初步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并通过国家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

5. 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6. 具有中级维修电工等级证。

7.能够熟练使用常见电工仪表。

四) 职业态度

1. 具有爱岗敬业、勤奋工作的职业道德素质。

2. 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七、主干课程介绍

《电工基础》、《电气制图》、《电子电路》、《极限配合》、《电子测量技术》、《光伏生产设备》、《太阳能光伏原理》、《智能供配电技术》、《工程计价与计量》、《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太阳能电池制造工艺与设备》、《太阳能光伏材料加工》、《光伏发电系统施工与维护》、《光伏电站运行与维护》、《光伏系统集成》

1、《电工基础》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课程介绍:掌握电路基础基本知识;电容器、磁场与电磁感应基本知识;掌握直流电路、单相交流电路和三相交流电路的计算。

2、《电气制图》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课程介绍:《电气制图》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机电类专业的特点,以能识读电气图为目的,主要介绍电气制图基本知识、电气制图和AutoCAD绘图等内容。 

3、《电子电路》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课程介绍:本课程主要通过对半导体器件及常用单元电路、反馈放大电路、集成电路等内容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各种功能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分析设计方法。

4、《极限配合》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课程介绍:本课程以数学、机械制图等课程为基础,为培养学生确立互换性、标准化以及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掌握公差与配合标准、极限与配合制、计量和测量知识;为学习有关后续课程、专业课程打基础,对实现生产一线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5、《电子测量技术》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课程介绍:本课程内容包括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测量误差分析与处理、主要物理量(电压、频率、时间、相位)、元件参数、阻抗的基本测量原理、方法以及常规仪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电子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并对电路的频率特性、数据域测量和虚拟仪器测试技术作了介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电子测量和仪器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开拓学生思路,培养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严肃认真,求实求真的科学作风,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从事研发工作打下基础。

6、《光伏生产设备》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课程介绍:本课程主要介绍了目前我国主要的光伏生产设备,如硅棒/硅锭制造设备、硅片/晶圆制造设备、电池片制造设备、晶体硅电池组件制造设备、薄片组件制造设备等。

7、《太阳能光伏原理》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课程介绍:本课程由浅入深地介绍了太阳能的开发、利用、研究情况,阐述了光学、电学的一些相关基础知识;并对材料、储能装置、逆变器等几方面进行了系统讲述,最后不但叙述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原理及组成,而且还阐述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独立系统和并网系统及其设计。

8、《智能供配电技术》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课程介绍:本课程主要介绍工厂供电系统的基本知识,系统讲述工厂电力负荷的计算,导线与电缆的选择,短路电流的计算及其对设备选择的校验,工厂变、配电及其-次系统,工厂“电力线路,工厂供电系统的过电流保护,二次回路和自动装置,电气安全、防雷与接地,工厂供电系统的电压质量、提高功率因数及电能节约问题,同时对供电系统设计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等均作了总结和论述。

9、《工程计价与计量》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课程介绍:本课程主要介绍太阳发电建设项目在决策、设计、招投标、实施、竣工验收等阶段的计价方法,使学生初步掌握工程计价与计量专业技能,扩展学生的工程经济知识与相关能力。

10、《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

课程介绍:本课程主要介绍在工业、科研、生活等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特性参数、选型、调试等方面知识。对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抗干扰技术、电磁兼容及计算机在检测系统中的应用也做了介绍。

11、《太阳能电池制造工艺与设备》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

课程介绍:本课程主要介绍了太阳能电池的制造工艺以及各类太阳能电池的制造原理,和部分常用的太阳能电池的生产设备。

12、《太阳能光伏材料加工》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

课程介绍:本课程主要介绍光伏材料及组件的生产,质量管理、生产工艺管理、光伏电池组件选型等。

13、《光伏发电系统施工与维护》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

课程介绍:本课程中小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为主,系统地介绍了光伏发电系统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以及选用方法,重点介绍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容量设计、配置选型、安装施工、检查测试、运行维护与故障排除,并给出了具体设计实例和部分实用资料。

14、《光伏电站运行与维护》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

课程介绍:本课程主要介绍太阳能光伏发电电站在安装施工和检测全过程中安全、设备安全、电气安全,结构安全及工程安全内容,做到规范施工,安全作业的标准,安装施工人员要通过专业技术培训合格,并在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现场指导下进行作业。光伏系统运行情况,光伏板的输出情况,集电盒内容,上位机采集数据,监控系统内容。光伏系统运行中出现故障时,做简单处理等相关内容。

15、《光伏系统集成》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

课程介绍:本课程主要介绍光伏系统主要设备的集成情况,光伏板容量配置情况,集电盒内容,上位机采集数据,监控系统内容。光伏系统中主要部件:光伏组件、支架、储能系统、控制系统、逆变器部分以及各部分的设计的相关内容。

八、课程体系设计

(一)各学期课程时间分配表(单位:周)

学期

学期周数

教学周数

考试周数

机动周数


周数

其中:综合的实践教学及教育活动周数

20

18

1(军训)

1

1

1(入学教育)

8课时(新能源认知实训)

20

18

1(军事技能实训)

1

1

20

18

1(军事体育实训)

1

1

20

18

1(军事技能实训)

1

1

20

18

1(军事体育实训)

1

1

20

19

17(顶岗实习)

 —

1(毕业教育)

2(社会实践)

总计

120

110

34

5

5

(二)课程设置与课程计划总表

课程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学时数

课程教学各学期周学时






















































总学时

学分























































18周

18周

18周

18周

18周

20周

























































理论

实践

理论

实践

理论

实践

理论

实践

理论

实践

实践




















































公共基础课程

1

德育课

必修

职业生涯规划

32

2

2

 

 

 

 

 

 

 

 

 

 


















































2

职业道德与法律

32

2

 

 

2

 

 

 

 

 

 

 

 


















































3

国防教育

32

2

 

 

 

 

2

 

 

 

 

 

 



















































4

电力系统法律法规

32

2

 

 

 

 

 

 

2

 

 

 

 



















































5

选修

心理健康

32

2

 

 

 

 

 

 

 

 

 

 

 



















































6

职业健康与安全



















































7

环保教育



















































8

文化课

必修

语文

272

16

4

 

4

 

4

 

4

 

 

 

 



















































9

英语

272

16

4

 

4

 

4

 

4

 

 

 

 



















































10

数学

272

16

4

 

4

 

4

 

4

 

 

 

 



















































11

军事体育与健康

132

8

 

2

 

2

 

2

 

2

 

 

 



















































12

计算机应用基础

132

8

2

2

 

 

 

 

 

 

 

 

 



















































13

艺术(音乐或美术)

32

2

2

 

 

 

 

 

 

 

 

 

 



















































14

选修

地理

32

2

2

 

 

 

 

 

 

 

 

 

 



















































15

历史

32

2

 

 

2

 

 

 

 

 

 

 

 



















































16

生物

32

2

 

 

 

 

2

 

 

 

 

 

 



















































17

化学

32

2

 

 

 

 

 

 

2

 

 

 

 



















































18

任选课程

102

6

 

 

2

 

 

 

2

 

2

 

 



















































 合 计

1502

90

20

4

18

2

16

2

18

2

2

 

 




















































专业技能课程

19

 

 

 

 

专业基础课程

电工基础

72

4

4

 

 

 

 

 

 

 

 

 

 


















































20

电气制图

72

4

2

2

 

 

 

 

 

 

 

 

 



















































21

电子电路

72

4

 

 

2

2

 

 

 

 

 

 

 



















































22

电子测量技术

72

4

 

 

2

2

 

 

 

 

 

 

 



















































23

极限配合

72

4

 

 

 

 

2

2

 

 

 

 

 



















































24

光伏生产设备

72

4

 

 

 

 

4

 

 

 

 

 

 



















































25

太阳能光伏原理

72

4

 

 

 

 

2

2

 

 

 

 

 



















































26

智能供配电技术

72

4

 

 

 

 

 

 

4

 

 

 

 



















































27

工程计价与计量

72

4

 

 

 

 

 

 

 

 

2

2

 



















































28

专业核心课程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28

1

 

2周

 

 

 

 

 

 

 

 

 


















































29

太阳能电池制造工艺与设备

90

5

 

 

 

 

 

 

 

 

 

 

 

















































30

太阳能光伏材料加工

72

4

4

 

 

 

 

 

 

 

 

 

 


















































31

光伏发电系统施工与维护

90

5

 

 

4

 

 

 

 

 

 

 

 


















































32

光伏电站运行与维护

90

5

 

 

 

 

4

 

 

 

 

 

 


















































33

光伏系统集成

90

5

 

 

 

 

 

 

4

 

 

 

 


















































 

 

 

 

 

 

 

 

 

 

 

 

 

 

 


















































 

 

 

 

 

 

 

 

 

 

 

 

 

 

 

 


















































35

 

 

 

 

充电桩原理与应用

102

6

 

 

 

 

 

 

 

 

 

 

 


















































产品营销与礼仪

 

 

 

 

 

 

 

 

 

 

 


















































新能源建筑

 

 

 

 

 

 

 

 

 

 

 


















































36

专业实践课程

社会实践活动

60

2

 

 

 

 

 

 

 

 

 

 

2周




















































37

专业技能类选修

170

10

 

 

 

 

 

 

2

 

8

 

 




















































顶岗实习

510

26

 

 

 

 

 

 

 

 

 

 

17周






















































 

合 计

1950

105

 

 

 

 

 

 

 

 

 

 

 






















































其他教育活动

专业认识与入学教育

28

1

 

1周

 

 

 

 

 

 

 

 

 



















































军训

28

1

 

1周

 

 

 

 

 

 

 

 

 



















































毕业教育

30

1

 

 

 

 

 

 

 

 

 

 

1周



















































小 计

86

3

 

2周

 

 

 

 

 

 

 

 

1周



















































总 计

3538

 

 

 

 

 

 

 

 

 

 

 

 



















































九、教学运行和教学质量保障

1、教学运行 学校采用教务处、教研组和教师三级管理教学模式。教务处通过充分调研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一旦制定完成教师必须严格按照教学进度、教学要求完成教学任务。教研组要经常进行教研活动,发现问题及时提醒。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利用实训基地设备开展实训训练。

2、教学质量保障(1)培养模式 学校建立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校内实习、实训的基础上,为保证学生能零距离上岗,学校在第五学期安排了40周进行顶岗实习。学校及时了解企业需求,并适时调整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尽快适应社会需求。使学生一毕业就能上岗。

(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符合职业岗位要求,体现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课程结构模块化。我校在实施制定教学计划过程中,实现了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的整合,注重课程内容设置的实用性与合理性和够用性,以课程内容符合职业岗位要求为前提,将最新最实用最能体现职业岗位要求的知识纳入核心课程之中,并与相应的职业资格考核结合在一起。

(3)、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学校一方面全部选用人民教育出版社。重点推荐的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及省部级以上获奖的中职中专教材,另一方面学校也十分重视自身教材建设,开发了《电子电工基础教程》、《电子技能手册》和《电子制作实习指导》等专业课程校本教材。在基础课中如数学、语文、英语等课程也都有自编的校本教材,根据本专业的专业课的需求及时调整授课内容,以适度够用为原则,特色鲜明,能满足我校培养目标要求,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4)教学管理 推进以弹性化、个性化为特征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积极实施学分制。推进以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并重的评价方式的改革,使人才培养质量更加贴近企业生产、服务的实际需要。推进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和服务能力等“双师型”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积极采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课件教学、网络教学、教具实体教学、现场教学等。专业课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聘用一线工程师来校为学生授课与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相结合。学校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改革,确立了以能力为目标,以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的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做到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在教学内容上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思想,改革教学内容,深入了解生源情况和企业的需求,突出专业操作; 

十、毕业条件

  学生完成本专业所学课程并考试及格、完成所规定的实习任务、取得电工中、初级职业资格证时,才能毕业。

 

终审:职中超管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